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16期 2014/11/1 出刊/ 半月刊

 

 

以有明庄為中心 找回花蓮客家起點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張國興 花蓮】

 

花蓮市因為都市化的關係,客家氛圍比起其他鄉鎮,更顯得隱性,花蓮市公所2年前,委託學術單位調查發現,花蓮市將近11萬的人口中,客家族群約有3.5萬人,其中有明庄舊聚落,是60年前花蓮市客家移民最先落腳的地方,因此有明庄也成為市公所,找回失落客家的起點。 

走入長安街的巷弄內,發現一棟木造房屋,這棟10坪左右的木屋,其實大有來頭,它是當年客家先民,從5公里外的空軍防校,出動了60多人,扛到現在的處所。 

早年扛屋民眾 林輝龍:「(這棟房子)大概有100年了,從飛機場(現空軍防校)那邊,從飛機場扛過來的,(當時)一間房屋差不多,(至少)要4、50個人,把房子綁在竹筒上,固定好結構,裡面一個、外面一個,就從裡面扛出來。」 

當年從其他地方,扛到長安街附近的,大約有10多棟,多年後,幾乎都已改建成水泥房屋,只剩下這唯一的一棟,屋內的木造結構還很堅固,這道木頭隔間,還是用茄苳樹造的,屋主至今還住在這裡。 

屋主 陳玉珍:「颱風來就用鐵皮把它擋住,就差很多了,這扇門用鐵皮,另一扇門也用鐵皮擋住,(颱風來沒關係吧?)沒關係啦!不過大的颱風來會搖。」 

當年客家二次移民到花蓮市,就是從現在的南濱出海口上岸的,涵蓋主農、主安、主學、主和,4個里的有明庄地區,就是最先落腳的地方,其中又以主農里的客家人最多,目前全里5千多人中,客家人還有4分之1。 

花蓮市主農里里長 陳冠宏:「福建街是以前客家的老街,目前見面打招呼用客家話,都在這一帶,花蓮市只剩下這裡,主農以前,為什麼用主農兩個字,主農就是耕種的意思,後來都市計畫以後,客家人口慢慢被稀釋,本來有占一半,現在差不多變4分之1。」 

這座位在主農里內的福德宮,原本是早期農事繁忙時的托兒場所,後來托兒所遷走之後,逐漸轉型成為有明庄的信仰中心。今年7月有明庄的福德宮,在客委會補助330萬元經費下進行修繕,如今工程已經完成,未來花蓮市公所也將以有明庄為中心,逐漸找回消失的客家文化。  (2014-10-09)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