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20期 2015/1/1 出刊/ 半月刊

 

 

桃園龍潭三坑子半日遊

【文/吳冠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研三生)】

 

身為研究生,特別是這個水深火熱的二年級,除了論文外實在沒什麼休閒娛樂。然而,因擔任課程助教的關係,難得有場郊遊能「以校外參訪為名,行遊樂玩耍之實」來放鬆一下,當然就要好好來體驗、回味一下遙不可及的大學時期的活力與熱情!
    陽光普照的溫暖天氣,算是預言著今日的一帆風順。第一個參訪地點是桃園龍潭的三坑子一帶,從入口的伯公廟解說做為洗禮,並解釋為何稱為「三坑子」。原來,對客家人來說,「坑」一字就是小溪流、小水溝之意;而在此處正好是因為地形的關係,造成「火劫尾坑」、「蔗部坑」及「鴨母坑」三個溪流在此匯聚。
    再往內走,曲折蜿蜒的路對於當地村落具有「防禦」的功能,避免外族能一舉攻入其村落中心。而在沙石子路的一旁,透徹的小池浀靜躺於紅磚牆腳旁,風吹起的漣漪彷彿將我們帶入時光隧道,神遊與想像古早所有村落的居民在所謂的「黑白洗」上演的生活記趣。「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一詩詞,道盡了先民們的吃喝拉撒都與這條小浀有著深切、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路的盡頭有座永福宮,雖然外表在進行整修工程,但仍不難看出內部斑剝的木雕曾經的香火鼎盛。至於廟後小巷中的米輪遺跡與沒落的小港口,讓人感嘆隨著社會變遷而造成一代繁華的落寞。米輪,或稱石碾、牛碾遺跡,係因農業社會時期以槓桿原理利用牛牽動石磨(滾),而將石壁上的稻穀碾碎,使米與穀分離。分離後的米包裝完就送上港口的船載去貿易,為當時的三坑帶來極為可觀的收入。

    時近午時,老街上的攤販與店家無一不炊煙裊裊。探索了一個早上的客家思古之幽情,免不了最後揮別時幾粒豬籠粄(菜包)與艾粄(草仔粿)祭一下五臟廟。外地遊客鮮少踏入這依然維持濃厚純樸的小村落,或許在笑聲中藉由大啖客家傳統美食來緬懷之際,也該思考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間,該如何平衡與兼顧的問題了。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