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28期 2015/05/01 出刊/ 半月刊

 

 

專題演講:清代移墾社會中的客家生業與產業span lang="EN-US">

【文/】

 

講師所演講的清代移墾社會中的客家文化,我覺得相當生動,特別是為了區隔番人的土牛溝、土牛紅線,我特別的有興趣,所以做了點調查,清初康熙以降,閩南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熟番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生番(高山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生番出草殺人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康熙61年(1722年)起,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稱為「漢番界碑」(如:臺北市石牌)。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生番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漢番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土牛界線長久成為臺灣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範圍分界,並隨著漢人的拓墾及清廷的政策作調整,當越界開墾的情況加劇,後來則演變成漢人圈限原住民生活空間的制度。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部分土牛界線制度改為隘勇制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今臺灣桃園縣楊梅市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1]。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孝賢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