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37期 2015/09/15 出刊/ 半月刊

 

 

等日本道歉.賠償 台籍日本兵至今願望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林敬祐 高雄】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為了補充不斷折損的兵力,在台大舉徵召軍人,及負責雜務的軍屬等,共20多萬人,其中至少有3萬人魂斷南洋等地,到現在還 有2萬多名台籍日本兵,入祀日本靖國神社,身後也無法回歸故土,多年來儘管希望渺茫,倖存的老兵們,還在等日本政府的一句道歉及合理的賠償。

電視裡的黑白畫面,伴隨著激昂的旋律,二戰時期的日本軍歌,今年87歲的梁啟祥,還能夠琅琅上口,16歲時志願擔任日本軍屬,到岡山航空場,協助修理飛機並做些雜務,他說在戰亂的年代,當時的選擇都是為了生活。

台籍日本軍屬 梁啟祥:「那時候戰爭的時候,比較難找工作,你要是去軍部的工廠,升遷比較容易,不用擔心說沒工作。」

美國遭到日本帝國海空武力,蓄意的突襲,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軍隊仍不允許,當時屬於,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人加入,但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讓 殖民地人民,能以日本人的身分從軍,日本政府從1936年起,便開始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1945年戰爭末期,日本戰況吃緊,才以志願的方式,在台大舉 徵召兵力,但其實有不少人卻是被半強迫的。

台籍日本海軍志願兵 魏祺峰:「對啦!那時候說志願是志願,但是也是說就像半強迫這樣,要去之前那個時候,跟我媽媽兩個人抱著哭。」

細數一張張舊照片,今年88歲的魏祺峰,18歲時曾加入日本海軍,70年過去了,現在他自己一個人,守著老舊的房子,喜歡用畫筆,重溫多半已經消失的過往,但有關日本政府的賠償,他已經想都不願再去想。

台籍日本海軍志願兵 魏祺峰:「賠償、日本沒有啦!他們屁股拍一拍,東西丟一丟就走了。」

除了記憶中烽火連天的畫面,老兵們多半只能從,玻璃櫃中的舊文物,緬懷20萬7千多名台籍日本兵,在南洋等地,出生入死的悲壯歷史,儘管實際具有 日本軍人身分的,只有8萬多人,但由於戰後失去日本國民身分,多年來鮮少有人聞問,台籍老兵們也似乎成為,被大時代遺忘的一群人。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常務理事 吳祝榮:「你要爭取日本政府,對全台的日本兵的撫慰,這條路上就被阻斷啦!因為沒有外交關係,所以這一點對台籍日本兵來講,戰後以後,他們所面臨生活的困頓,包括一個心理的創傷,還有很多家庭的破裂。」

二戰結束後,有人再度被國民政府徵召,參與國共內戰,最後若不幸陣亡,只能換來一張旌忠狀,面對國家政權更迭及身分的多重轉移,老兵們也多有自己的詮釋。

台籍日本海軍志願兵 魏祺峰:「我還小的時候,我就覺得被這個(日本)管喔!被打得要死,乾脆拿一把刀把他們刺死,自己殺一殺比較乾脆,沒想到他們(國民政府)來管,都在貪汙而已。」

台籍日本軍屬 梁啟祥:「日本人比較公平,應該升遷他就升,你有那個能力有那個資格,他就讓你升了,但是中國不是啊!中國就是要說人情。」

炮火餘生的台籍老兵,經過多年奔走,只得到微乎其微,甚至與日本本國人,相差10倍的戰爭賠償,這些日漸凋零的戰士們,只盼望政府能夠重視 協助他們,在有生之年最起碼能聽到日本政府一句道歉,只為爭取應有的公道和尊嚴。  (2015-08-26)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孝賢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