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58期 2006/11/05出刊/月刊

 

 

專訪:客家語文研究所陳秀琪老師

【文/黃惠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陳秀琪老師於95學年加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成為客家語文研究所的新任教授,在所上教授客語記音學及客語音韻研究二門課程。老師專攻的強項是讓我們聽了都會望之卻步的聲韻學、方言學及歷史語言學三方面的研究。

老師談起當初會進入客家研究領域,是因為受到恩師羅肇錦教授的影響。老師自述自己和羅老師的關係匪淺,為什麼呢?原來,羅老師是陳老師在師專時代的國文老師,俗稱大刀,因為會當人啦,但羅老師平日對學生非常的照顧和關心,尤其對客家子弟更是如此,因為都是苗栗人,感覺又更加親切。老師原本在小學任教,在小學教書期間修畢大學學分,結婚之後忙於家務及工作之中,而未再進修碩士學位,後來受到羅老師的鼓勵,自己也覺得好像該唸書了,為客家盡點力,因此決定投入客家研究領域,之後考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的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從此開始踏上客家研究領域的這條路。

老師在唸碩士班時就以漳州詔安客家話做為論文研究的主題,在碩士班畢業後順利地應屆考上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的博士班,在中文所唸書時涉及經學、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未來的教學研究中,可擴及的圍範又更加廣闊。在博士論文的研究中,也是以漳州的客話研究為主。大陸學者黃雪貞曾說漳州有客家話,但不予以分區,因此老師稱這一區為客家話的缺口,也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博士研究就以漳州地區為主,完成了大作閩南客家話音韻系統。

老師說道會講客家話,並不一定會懂這些語言的理論,因為理論和實務是不同的,這也是讓老師進入客家語言研究的趨力與動力。在研究客家話的同時,也要多了解其他方言,如贛語、閩語、吳語等這些南部的方言,其實這些方言彼此間都是有關係,多看這方面的著作,也可在其中獲得新知。因此,在做客家話研究時不能只懂客家話而已。在學院的三所中,客語研究在相較之下是較枯燥的,且進入有一定的門檻,也會比較辛苦,但只要過了這個門檻,學習就會非常的快速。

提及自己對客家研究的感覺是從沒概念到有概念,從有概念到有興趣,從有興趣到喜歡,一直到愛上它。因此,未來仍會在這客家語言的學術園地上續繼耕耘,預計不久之後會出版客語聲韻學方面的著作,我們也期待能有更多客家方面的書籍出版,讓我們對客家方言能更有深入的了解。

老師最後的叮嚀是,希望我們這些剛踏入客家研究的學生,能夠加強閱讀相關的音韻著作,並多看別人的論文,這樣才能增加自己的實力喔!

以下是老師近幾年所做的研究著作,有興趣研究者可多加參考:

1.〈姐、哀、●=彌韙k 、娓—客家母親稱謂的歷史背景及婦女角色〉發表於《苗栗文獻》,2001年。
2.〈客家民間故事的跨國性〉發表於「第一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2001年,新竹師院。刊於《第一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3.〈崙背詔安客家話的音韻特點〉發表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2002年,中央大學。刊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4.〈詔安客家話的特殊音韻〉發表於「第五屆客方言研討會」,2002年,江西南昌。刊於《客贛方言研究》,2004年,香港靄明出版社。
5.〈客家山歌修辭格的結構形式〉發表於「第三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2003年,苗栗文化局。刊於《第三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
6.〈論梅縣方言的捲舌音〉發表於「第三十六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2003年,澳大利亞.墨爾本。
7.〈客贛方言入聲韻尾的發展〉發表於「第十二屆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河北天津。
8.〈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發表於「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語言暨語言學.客語專號》第二期,2004年,頁417-434。
9.〈客家話聲調的移轉現象〉發表於「第六屆客方言研討會」,2004年,廈門。
10.〈知莊章聲母的捲舌音-舌位的前化運動〉發表於「第九屆國際暨廿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2005年,靜宜大學。
11、〈從音韻看漢語方言〉譯自Jerry Norman, “The Chinese Dialects:Phonology”,2006年。《方言》第1期。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李羅權校長
◆ 發 行 人/ 丘昌泰院長
◆ 編輯顧問 / 吳學明老師、周錦宏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楊聰榮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瑜蔚、黃惠珍、楊惠如、廖致苡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