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HAKKACOLLEGEE-PAPER第058期2006/11/05出刊/月刊

 

 

淺談台灣各族群的職業差異及原因

【文、圖/劉憶萱 (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在諸多影響職業選擇的變項之中,教育是影響職業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機會關連到職業機會;從許多的相關資料1中不難發現,省籍族群的行業分布、職業結構呈現顯著的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之中,教育程度無疑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過去許多社會流動和社會地位取得的國內外研究都指出:現代工業社會中,決定一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的主要變項之一是本人的教育成就。族群身份對教育成就具有顯著的影響力,外省籍比本省籍具有較高的教育成就,而本省集中客家籍的教育成就又高於閩南籍。從相關文獻中推測,大致推論出,可能是因為外省籍中任職公部門人數居多,軍公教的教育補貼讓外省人的每一個世代都能獲得相同的教育機會,即使是在相對匱乏的年代中;而客家人「耕讀傳家」的傳統,相當重視教育,認為唯有透過教育才能出頭的觀念之下,整體的教育程度也就比閩南籍來得高。不同族群的下層階級子女在往上流動的機會上的差異,主要是由教育成就所造成。2

除了教育成就對於各個族群在職業選擇上有重大影響之外,族群本身的傳統文化、價值理念對於該族群的社會經濟特色的形塑,也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客家族群在現代社會中謀生存,似乎甚少取得自身族群所提供的人脈、地域、資金等資源,於都市中的營生,主要還是靠後天的努力。追求穩定、避免冒險的價值觀促使他們偏好文教公務職業。

關於族群資源作為一種文化價值與理念,或文化、價值理念作為一種族群經濟的資源,它具有整個族群團體所共有的特徵。例如一個族群的傳統典範、態度都可能對其社會經濟特質產生影響。在此觀點之下,某些族群團體比另一些族群團體擁有更多社會資本,或某一個族群的文化價值評價與另一個族群有所不同,這就會造成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創業率或不同的行業選擇傾向。

由於強烈重視教育的文化傳統之薰陶,藉著求取高教育來提高職業、收入與聲望,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提高社經地位的重要途徑。從現有的相關文獻中,可以統整並且明顯發覺族群身分(外省、閩南、客家),由於文化特質,歷史因素(國語使用)、職業分布(外省多居公部門,有教育津貼之補助)等種種變項,都直接影響了下一代的教育成就,也就製造了階級流動的機會。


1.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計畫等。
2.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一期:166。


▲BACK

◆發行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榮譽發行人/ 李羅權校長
◆發行人/ 丘昌泰院長
◆編輯顧問/ 吳學明老師、周錦宏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楊聰榮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主編/ 陳明秀
◆編輯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瑜蔚、黃惠珍、楊惠如、廖致苡
◆網頁設計/ 杜靖瀅
◆連絡電話/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