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2期 2008/11/05出刊/月刊    

 

 

都市再生與博物館

【文/林筱蓉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王嵩山(2007)言述展示是被文化地建構出來(culturally construct)。展示是文化再現的一種形式,展示的隱喻是參觀者所常忽略而自動接收的。我們不斷經歷文化被展示、內化、在生產的過程,在其中我們看來似乎是客體,卻也參與了文化展示中的互動,作為能動者(agent),我們不可諱言的參與了某部分的文化展示與再生產。每一個博物館的設立都有其社會意義,殖民時期西方資本殖民母國所設立的博物館,為的是宣揚其國力與權威;戰爭博物館的設立譴責了戰爭中的惡行,付有極大的政治意涵。觀眾在參觀博物館時,也一起重新演述了博物館所愈形塑的文化隱喻與再生產,觀眾的存在是展示的根基,文化藉由展示,接收的觀眾再賦與其生命,觀眾的被動性與主動性,在此成為一種扭轉,觀眾或許是被動的參與,但卻主動生產了對於展示的各自演述。

  博物館展示也表現了社會與生活意義,除了教育意涵,更表示了社會特殊的文化意涵,或者是促進觀光效益。我們不難看見許多真實的例子,例如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自1997年開幕之後將衰落的工業都市轉變為文化據點,利物浦碼頭更新與新設博物館帶動的觀光風潮(曾信傑 2005)。都市再生為解決都市問題方法之一,都市閒置空間再利用為博物館是目前時興作法,博物館看似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進而做為一種地方行銷,重塑地方意象與都市功能。但博物館做為一種「文化生意」也未必全然是獲利,曾信傑(2005)認為文化行銷做為都市再生須具有下列策略:釐清基本課題、塑造文化特色、邀請社區參與及注重長期發展。近年來台灣的地方文化館如雨後春筍的林立,閒置空間再利用成為都市重劃的核心任務,不斷增設的地方文化館與博物館,消耗了中央政府的文化財源,但卻未必成功。閒置空間的存在揭示了誰是掌握空間權力分配的主導者,而都市紋理的重劃,更顯示出權力對於空間的制約,地方文化館可以代表特殊的文化與歷史意涵,但不能遺漏的是與現今社會生活的聯結,塑造文化特色需要由地方與掌握權力者互相配合,如此才能長期發展。博物館做為一種都市再生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培養「觀眾」,與地方的發展結合,才不至於脫離根基,如建造空中樓閣!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
21:3,pp.5-37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pp.33-45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代理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