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2期 2008/11/05出刊/月刊    

 

 

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讀後感

【文/廖志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一、作者介紹
蔡采秀,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研院台史所助理研究員。著有:《影響臺灣地區家庭親屬網絡因素的分析》、《板橋的都市發展──兼論其社會影響》、《臺中縣佛寺》等書,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二、研究領域
都市發展史、社會經濟史、歷史研究法

三、內容摘要

  這篇文章首先探討中國歷代史書中有關「義民」的記載,認為「義民」之所以稱「義」,主要都是由於對漢人政權的效忠或當權者的輸誠而來,並且認為清代的義民與其他朝代義民的最大差異在於這些義民效忠的對象不是漢族政權,而是成為滿族用以鎮壓漢人反抗勢力的工具。作者並且認為清代的「義民」之所以還稱為「義民」而不被質疑是因為反映出台灣社會在歷史認知上的斷裂特性。因此,作者嘗試從清代在台灣史上的定位、國家角色,以及客民在不同時期和國家官僚之間的互動關係中,來解析何以客民會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於是,便探討清代在台灣史上應有的地位,認為只有以台灣社會為歷史發展的主體來針對不同時期的政治主權作歸類才能讓台灣史的不同時期有真正歷史學上的意義。

  然後探討清廷的國家角色與在台官僚的利益,作者認為清代這些在台官僚一方面製造不實言論影響清廷,另一方面又善用本身對台灣內部熟悉程度來經營這些豐厚的生產利益,使得清廷的對台政策並沒有完全反映出國家理性而是摻雜地方官僚與當地菁英的利益糾結。

  接著則是分兩個時期探討客民如何再這些來台官吏的利益考量下因應這些政治環境的需要成為義民。首先是被動稱義時期:康熙到乾隆年間的客民。作者認為這個時期方志對於客民的描述多半為中性,只將客民視為漳、泉的另一個族群,並且根據官方奏摺發現到這個時期只有鎮平、程鄉、平遠三縣的客家人才是義民。而且當時的藍鼎元還特地為這些客民辯護,在清廷面前為這些客民說些好話,目的只是看準客民旺盛的開墾能力,以及為了維護個人在台所擁有的既得利益;儘管如此,藍鼎元並未將所有客民視為義民。而他的這些言論也深深的影響乾隆年間官方對於客民的認知。第二的時期主動稱義:乾隆末年至割台的客民。這個時期的客民深知想要在台立足必須與官方保持友好關係,才能確保在台的地位以及產業的安全,因此有意識的提升自己族群的地位,使得「義民」一詞在這個時期成為客家族群主動而積極接受的社會標籤。之後來台的劉銘傳、丁日昌等人,大量借重客家族群在內山開墾的長才,使得客家人得以在當時取得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且以林維源、林朝棟二人說明這個時期客家族群與在台官員之間的關係。在結論部分,作者認為義民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反映出客家族群在面對外來政治箝制力量和本身經濟利益之間所做的務實選擇。

四、對文章的看法

(一)以藍鼎元一例,來概括當時在台官員皆是「不肯竭盡心力」、「一開始便緊盯著台灣不放」的論述,過於以偏概全

  在文章中,作者以藍鼎元一例,來概括當時在台官員皆是「不肯竭盡心力」、「一開始便緊盯著台灣不放」的論述,我覺得似乎過於以偏概全。當時來台的官員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藍鼎元那樣,來到台灣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不顧百姓;也有許多關心地方、百姓的良吏。

(二)清代絕大多數的台灣方志中,對客家族群的描述多半相當中性?

  從李文良的《清代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一文中,可以清楚知道:清代方志中有關客家的書寫多半是帶有負面的觀點,來敘述客家,因此對客家的描述上也就多為負面。但這篇文章的作者卻認為清代方志志中對客家族群的描述是中性?是對史料的解讀不同?還是有其他原因?

(三)以林維源、林朝棟二人為例來探討客家族群與在台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合適?

  若以祖籍地來區分,林維源和林朝棟兩人的祖籍分別為漳州龍溪和漳州平和,這兩個地方多半為漳人所居,一般人也都視兩者為漳州人而非客家人,以這兩人來說明客家族群與在台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合適?何以作者不以當時在內山開墾有不錯成績的北埔姜家以及黃南球等人為例來探討客家族群與在台官員之間的關係?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代理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