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4期 2009/1/05出刊/月刊    

 

 

讀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文/廖志軒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摘要

  這本書主要在論述台灣的族群問題,作者透過「族群想像」(ethnic imagination)的概念提出,來探討台灣的「四大族群」。從清代到當代長期以來,台灣普遍存在著族群問題,特別是在當代,每到選舉時,族群的問題被政客操弄,以便獲得更多的選票;其他有關族群問題的抗爭更是不在少數。作者認為:唯有理解這個現象、以及了解族群是什麼,以及其對於台灣社會的影響,才能了解這個現象的本質。本書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探討什麼是「族群」與「族群認同」。作者從西方社會科學對於族群的意義和特性談起,接著則是論述「族群認同」與「族群想像」的現代性,最後則是提出族群認同的功能。大致上來說,作者在第一部分的這些論述,主要是為本書的第二部分(當前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灣四大族群)鋪陳族群的本質,並且解釋「族群」、「族群想像」、「族群認同」與「族群意識」這幾個概念的意義及其影響。

感想

  作者在書中使用「族群想像」的概念來探探討當代台灣的族群問題,而這往往是由族群運動者所建構。這似乎未必,有時不必透過族群運動者的建構,人們可能就會基於共同是某個族群,且遭受到優勢族群的打壓,自然就會產生族群想像的概念,而將彼此的情感聯繫起來;族群運動者只是將人們的族群想像概念予以強化而已。另外,作者在書中對於台灣族群之間彼此的認同流動與變遷,並未有所著墨。雖然強調個人可以具備多種族群身分,但似乎未深入的探討在這過程當中,認同的流動與改變。另外,即使我們了解了台灣族群問題的本質以及四大族群之間彼此的問題,以及處在多元民主的當代社會中,「族群衝突」依然還會一直存在著,不斷的被政客所操弄、被媒體所渲染;要如何的降低彼此之間的族群衝突,是個大問題。

  「四大族群」的概念,只能解釋「目前」當代台灣的族群問題,因為以後的發展,並不必然還是四個大族群,還會有新的族群將會被人們所注意,有機會成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這個族群會是「平埔族」。以往大多數人對於台灣平埔族的論述,多半認為這個族群由於較早與漢人接觸的關係,透過婚姻、土地流失等各方面融入漢人社會中,而不復存在,也就是所謂的「漢化」(福佬化、客家化)。實際上不然,這個族依然存在,透過保存至今的一些宗教儀式、姓氏、建築、語言等各方面,得以辨識出這個族群的存在。只是長期以來,「番」這樣一個概念被污名化之後,使得許多人開始隱藏身份,不願承認自己是「番」。就目前來看,噶瑪蘭族,已經被官方認定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西拉雅族以及其他的平埔族則還在努力中,而且也有一定上的人數,只是要如何的去「認定」平埔族的身分。

  而與平埔族相對應的族群則是漢人與山地原住民。特別是山地原住民,清代以來官方的「熟番」、「生番」之分,明顯標示著這是兩個不同的族群;到了當代依然如此,各自有其特有的宗教儀式、風俗習慣以及語言,只是同樣都是原住民。而自1980年代高山原住民所發展出來的這種跨族群的「族群想像」概念,其實在清代的平埔熟番中便已經存在。學者洪麗完在其即將出版的《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歷史變遷(1700-1900)》一書中,藉由十九世紀初,由於受到漢人打壓,居住在南投的平埔族邀請中部的岸裡社群集體前往埔里開墾。契約文書中要求彼此必須將漢人開墾排除在外,並且提出平埔「打里摺」(番親),這意味著這些平埔族在面對到共同敵人(漢人)的壓迫下,使得其生存受到影響下,已經將「番」這樣的一個概念,轉為自稱,發展出跨部落的「熟番集體意識」概念。縱使台灣的平埔族復振運動同樣是在1980年代這波本土化、民主化的浪潮下展開,許多學者已有論述,而這些論述中往往未提到「熟番的集體意識」。這些當代平埔族傅振運動的訴求只是希望除了被族人所認可外,也希望得到「外人」平等尊重的認可,並且得到官方的正名,去除以往對於這些人稱為「番」的污名化;在教育、政策等各方面,能得到政府的關注。在當代多元民主的社會下,每個族群都應該勇於認同自己的族群,而不需再隱藏自己的身分。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代理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