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4期 2009/1/05出刊/月刊    

 

 

義民廟系之忠義廟-龍潭七十三公廟

【文/楊燕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百餘年前,由於清廷的迂腐無能,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而注定了台灣的悲慘命運,使台灣人民陷入萬劫不復之境,也使台灣人民在往後的數十年之中,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捍衛家園,犧牲了無數寶貴的生命。

  日軍進駐初期,各地義軍迭起,抗日行動前仆後繼,狀況之慘烈,各地皆然。是時,風雲因之變色、天地為之悲愴!縱然事過境遷,在百年之後的今天,隨著電影“1895”的上演,回顧昔日先烈們抗日之悲慘狀況,仍不免令人為之動容。

  西元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進駐臺灣,臺灣人民不甘異族統治,紛紛組織義軍對抗日軍。同年七月十三日,日軍將領山根少將帶領枋城少佐、三木少佐等各率大軍、攜大砲、帶燒夷彈夾攻龍潭,當時的義軍首領-胡嘉猷率魏阿盛、巫士奎、徐阿麟、曾石安、黃水鳳、胡阿保等人據守胡萬忠藥店內,沿街逐屋抵抗,射殺日軍甚眾,但終以武器不敵、眾寡懸殊而棄守。俟後義軍欲轉進鹹菜甕(今新竹縣關西鎮),不料日軍早已先行趁勢衝入,縱火焚毀民屋廟宇,一時烈火沖天,街市房屋廟宇頓成火海,老弱婦孺屍骸累累,慘不忍睹。當時,除胡嘉猷等數人幸得突圍外,其餘義眾仍與日軍奮死力戰,直至短兵相接、反覆肉搏。日軍死傷雖重,但魏阿盛等75人終以勢孤力竭,久戰無援,在龍潭鄉凌雲崗竹窩子一帶被日軍逮捕,當場被日軍以武士刀一一斬首示眾,壯烈犧牲、慷慨成仁。其中烈士黃任、胡玉山二人倖免於難。日軍撤退後,逃亡至山區的村民返回,將這些曝日多時的義軍忠骸,就地挖塚,安葬於現址。人稱「七十三公墓」。七十三公的名稱遂由此而起。此役人稱「靈潭陂之役」,參加抗暴義士原有百數十人,多是些二、三十歲的莊稼漢,他們抵抗日軍,明知是以卵擊石,但為了民族氣節、保鄉衛民,不得不螳臂擋車、抵禦外侮。戰鬥中壯烈成仁的義士為數不少,但當時混亂,義士之姓氏、人數大多已無從稽考。烈士們慷慨赴義之後,烈士的遺孀們,含悲忍淚、扶老攜幼、背負襁褓逃難至現今石門水庫附近叢林中,既恐日軍追殺又恐生蕃偷襲獵首。到了夜間,如有嬰兒啼哭不止,為了大眾安全,往往忍下心將嬰兒活生生的扼死,其景況之悽慘不難想像。

  據抗日烈士七十三公殉義紀實所載,戰後鄉民為了緬懷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之忠肝義膽、捨身取義的精神。民國六十年初,七十三公抗日烈士後裔胡享送等人,有鑑於七十三公古墳年久失修、一片荒涼乃發起重建。於六十二年十一月廿二日吉辰破土起攢,六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動工興建忠烈塔,當時因經費不足,僅完成一樓為烈士安眠之佳城。民國七十二年,地方人士再度發起重建七十三公忠烈塔,於七十三年舊曆四月初六動工興建,至八十三年再度籌資興建忠義廟,忠烈塔始與忠義廟同時完工,即成今日之建築規模。地方並於每年春、秋二季舉行祭祀大典。電影「1895」上演轟動,將七十三公抗日烈士的義勇精神重現在國人面前,不但再次喚起地方人士對七十三公英勇事蹟之敬仰與重視,也讓年輕一代族群對先烈們的功績及反抗異族辛酸史有所瞭解與認識,緬懷烈士們保家護國的犧牲精神。

  客家族群數百年來移民墾荒、開山打林、保鄉衛民、抵禦外侮在在都是用生命寫成的血淚史。墾荒足跡遍佈全省,由三山國王廟之林立可見一斑;抗日事蹟由北到南,更是轟轟烈烈、血淚交織,一頁一頁的客家抗日戰史,更可由各地義民廟、忠義廟尋找蛛絲馬跡。如今事過境遷,所呈現的是,在族群融合過程中,許多人已經忘了自己是客家人,也有許多人忘了客家話,這些應該都不是祖宗先民所樂見的。為了傳承客家香火,似乎在族群消失之前,應好自珍重,為延續客家文化、發揚客家傳統盡一份心力,這樣才不愧對祖先以及為族群犧牲的先賢先烈。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代理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