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04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6期 2009/3/05出刊/月刊    

 

 

研究生自我定位in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文╱黃倖慧、梁素禎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陳欽春老師小檔案:

☉現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行政學、政策分析、民意調查、策略管理、政策行銷



  學生該如何致力於課業上,其動力應來自於「對目標的追求」。根據老師的說法,認為目前研究生有三種不同層次的目標—工具層次、使命層次、興趣層次。其中「工具層次」在於學生為了文憑或就業所做的準備,其對「客家」的界定是是比較偏向功利主義的;再往上一層的是「使命層次」,這個層次的客院學生會關心或試圖影響客家議題相關的政策,並付出其行動力為客家盡一份心力;最後一個為「興趣層次」,在這個層次裡的學生,對「客家」是抱持著濃厚的興趣,對於客家做深入的探討及研究,目的在讓客家能夠延續傳承且樂在其中。上述三種層次並無對錯、也無高低,只是學生的目標不同,其研究態度及學習範圍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學生應清楚自己的定位,有一個明確之目標,並使其成為動力的來源,努力朝目標邁進。但是,陳老師認為,校園是社會的良心與理想,某種程度指涉學生應該具有偏左的思維;換言之,他認為現在學生「太聰明」,反而失去對家國社會的關懷與理想,畢竟每一個時代的革命動力幾乎都來自「笨一點」不會為己利益思考的年輕人,無論是黃花崗、五四、保釣運動,亦或是野百合的學運世代,而下一代的典範呢?

  根據陳老師表示,時代的不同以及大環境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積極度和以往相差甚遠。在陳老師的年代,研究生報到通知單就包括一個報告與二份開學考試的原文書書單,進入研究所後每週各種例行考試與報告,課後的校園與研究室,通常是與學長或老師經驗傳承的空間,經常促膝長談抒發理想,更是研究所「第二軌」的學習管道。同學在課業壓力中,一星期只有周五後方可短暫的休息,或聚餐或出遊苦中作樂,當時戲稱慶祝又順利「活過」一週,因為週末又開始下一週的課業壓力週期。所以,陳老師那時代的研究生的生活中,「」已成為他們的代名詞,回想起來大家一起「忙」,一起慶賀「活過」每一週,不僅建立彼此緊密的革命情感,更是當前在各自崗位屹立不搖所奠立的最好基礎。

  對於客家學院是否也已在醞釀屬於自己的學習氛圍是否有對客家議題有明確的共識和討論?是否存有一股凝聚力督促著我們互相學習切磋?陳老師希望大家,體會他們那時「笨一點」、「忙一點」的過程,或許對目前的學習氛圍、對客家學院的凝聚,以及對客家議題的關切與理想,提供一種另類的思考與想像。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