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6期 2009/3/05出刊/月刊    

<此為學生習作園地,不代表本院立場>

 

從姓氏和別號看民族的來源和宗教信仰

【摘錄/陳沿佐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中華民族室由許多部族融合而成,儘管大多部族的漢化程度已經相當的深,可是從姓氏上有時還可以窺查他們的來源。

  例如”尉遲”是唐朝的望族,相傳于闐王朝唐以前屬於Vijaya一族,而在西藏的研究文獻中的Vihaya在當地的saka語讀為Visa,而尉遲就是Visa相對的讀音,可看出于闐國人來到中國住之後,便以尉遲為姓。

  慕容氏本來為鮮卑的姓氏,他們的後裔根據原來姓氏的讀音分成了兩支,一知是廣東東莞的容氏,一個是山東蓬萊的慕氏,這兩姓看起來毫不相干,其實是出自於相同的祖先。

  姓氏和別號有時也可以反映出宗教信仰,中國的回教徒雖然有跟漢人相同的普通性,例如張、王、劉、楊、金、崔、李、周、曹等姓,同時也有他們特有的姓,例如、回、哈、海、黑、那、可…等為純回姓,還有馬、麻、白、藍、洪、丁、古、宛、穆等準回姓,準回姓是以回教徒的譜系做基礎,再依據和性而來的
,西北一帶流行的民謠「十個回子九個馬、剩下一個準姓哈」,雲南的民謠「張漢人、李倮倮,回回總是姓馬多」,可見當地的民眾已經有從姓氏推斷宗教信仰
、或民族來源的習慣。

節錄自羅常培-《語言與文化》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